大鼠牙胚細胞
英文名稱:Rat Tooth Germ Cells
貨號: CP-R305
價格: 詢價
規(guī)格:
5×10^5Cells/T25 (常溫)
產品信息
產品名稱 | 大鼠牙胚細胞 | ||||||||||||||||
組織來源 | 牙胚組織 | ||||||||||||||||
產品規(guī)格 | 5×10^5Cells/T25 | ||||||||||||||||
細胞簡介 | 大鼠牙胚細胞分離自牙胚組織;牙胚是牙齒最開始發(fā)育階段的形態(tài),是由牙板向深層的結締組織內伸延,在其最末端細胞增生,進一步發(fā)育成牙胚。牙胚有三部分組成:①成釉器(enamel organ),起源于口腔外胚層,形成釉質;②牙乳頭(dental papilla),起源于外胚層間充質,形成牙髓和牙本質;③牙囊(dental sac),起源于外胚層間充質,形成牙骨質、牙周膜和固有牙槽骨。牙胚的發(fā)生是口腔上皮和外胚間充質相互作用的結果。在胚胎的第5周,覆蓋在原口腔的上皮由兩層細胞組成,外層是扁平上皮細胞,內層為矮柱狀的基底細胞。在未來的牙槽突區(qū),深層的外胚層間充組織誘導上皮增生,開始僅在上下頜弓的特定點上,上皮局部增生,很快增厚的上皮相互連接,依照頜骨的外形形成一馬蹄形上皮帶,稱為原發(fā)性上皮帶。在胚胎的第7周,這一上皮帶繼續(xù)向深層生長,并分裂為兩個:向頰(唇)方向生長的上皮板稱前庭板,位于舌(腭)側的上皮板稱為牙板(dental lamina)。在胚胎的第8-10周,前庭板繼續(xù)向深層生長,與發(fā)育的牙槽嵴分開,前庭板表面上皮變性,形成口腔前庭溝。 | ||||||||||||||||
方法簡介 | 普諾賽實驗室分離的大鼠牙胚細胞采用膠原酶消化法制備而來,細胞總量約為5×10? cells/瓶。 | ||||||||||||||||
質量檢測 | 普諾賽實驗室分離的大鼠牙胚細胞,不含有HIV-1、HBV、HCV、支原體、細菌、酵母和真菌等。 | ||||||||||||||||
培養(yǎng)信息 |
|
注:百度瀏覽器無法支持掃一掃功能,請輸入識別碼,獲取相應產品資料

識別碼示意圖
聯(lián)系我們
400-999-2100
24小時服務熱線
sales@procell.com.cn
銷售郵箱
×